怎么认定高利转贷罪的违法所得
公务员高利转贷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客体要件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客观要件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主观要件是故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 【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高利转贷罪立案标准
一、高利转贷罪立案标准
1、高利转贷罪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高利转贷罪的构成特征
高利转贷罪具有以下构成特征:
1、高利转贷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贷管理制度,也就是信贷资金市场秩序;
2、高利转贷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3、高利转贷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成为高利转贷罪主体。单位也可以成为高利转贷罪的主体;
4、高利转贷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
高利转贷罪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高利转贷罪:
1、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
2、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借款人,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3、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且以转贷牟利为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175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高利转贷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高利转贷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100万元以上的。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高利转贷罪违法数额如何认定得
法律主观:
高利转贷罪的数额认定方式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六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高利贷转贷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高利贷转贷罪的定罪标准
高利转贷罪 “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公安机关立案处理的标准,另一种是处罚的标准。关于高利转贷行为的立案标准。高利转贷个人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此时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关于高利转贷行为的加重处罚标准,法律规定:高利转贷个人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加重处罚,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当然,获利金额只是影响量刑的一个因素,审判实践中还需要考虑犯罪次数、手段以及是否有自首、坦白等情节,因此即使涉嫌本罪仍然需要引起重视,努力争取减轻或免除处罚。
高利转贷罪最新司法解释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只要行为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将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转贷他人,并在支付金融机构利息后仍有盈余报酬的,即属于“高利”转贷行为,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构成要件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的规定,不得套取贷款用于借贷牟取非法收入;可以认为,凡是以用于借贷牟取非法收入为目的而取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均属于套取金融机构贷款。由于相关法规禁止套取贷款转贷牟利,所以,行为主体一般会以虚假的贷款理由或者贷款条件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本罪行为必须具有欺骗性质。在行为人与金融机构负责人通谋,金融机构负责人知道真相仍然发放贷款时,转贷行为依然成立本罪(对金融机构负责人的行为视具体情形认定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犯罪)。
2、本罪中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其所有制性质没有限制
信贷资金是金融机构作为贷款发放的资金,包括担保贷款资金与信用贷款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是指从金融机构套取信贷资金后,再以更高的利率借贷给他人(包括其他单位)。“高利”不限于高利贷,而是高于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实施高利转贷行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才以犯罪论处。根据立案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二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责任形式
高利转贷罪的违法所得如何认定
我国刑法对高利转贷的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高利转贷罪的违法所得认定一般是:第一、高利转贷的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第二、虽然没有达到十万元以上的数额标准,但是两年内由于高利转贷受过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之后又实施新的高利转贷行为。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高利转贷罪:
1、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
2、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借款人,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3、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且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判断高利转贷罪的核心要求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所谓套取是指编造正当理由或者利用虚假业务来骗取银行资金。从犯罪构成角度讲,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故意。“行为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表面上将该部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但将自有自己的钱高利借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应认定为本罪”据本人了解为学者的理论解释,并非出自法律规定。
拓展资料: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