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报案时间超过24小时还有效
交通事故超过24小时未
交通事故超过24小时未的处理方法如下:
1、交通事故超过了24小时受理,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应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以不受理;
2、交警部门决定是否不受理,会在三日之内查询是否属实后告知自己。如果案件经查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部门的,将会书面告知并说明理由。
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在有相应的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相关的鉴定,如伤残等级鉴定等。但一般建议当事人也可以选择在当地人民法院备案的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经由法院备案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的结果更能被司法机关认可。根据法律规定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需要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鉴定聘请书。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交通事故24小时内报警有效吗
一、交通事故24小时内报警有效吗
1、交通事故24小时内报警有效。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当事人应尽快报警,时间长了可能会影响案件调查,并且过期后,交通警察部门可能会不便处理。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七条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需要派员到现场处置,或者接到出警指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二、报警后警察处理流程是什么
1、在接通电话之后,一般110警察会给附近派出所的电话或直接转接;
2、派出所民警会询问详细地址,随后在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
3、赶到现场后,警察会详细询问所了解或知晓的案件大致经过,以及案发现场等情况;
4、如果确有必要,警察会制作笔录并让当事人签字;
5、警察会留下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同时,当事人也有权利向警察索要一个电话号码,当有其他情况时可及时联系警察;案件侦破后,警方会告知当事人结案。
车险超过24小时报案有效吗
法律分析:车险超过24小时报案有效。车主只要在保险公司规定的报案时间内报案即可。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保险公司要求在48小时内报案,报案后保险公司会派查勘员,到现场勘察出险情况,然后车主再根据保险公司的指引,到指定地点进行定损和维修,最后再办理理赔。办理理赔手续完成后,等待保险理赔款到账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一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 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保险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及时知道或者应当及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除 外。
发生交通事故24小时以后报案有效吗
一、发生交通事故24小时以后报案有效吗
1、发生交通事故24小时以后报案有效。需要出示当时撞车的证据。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是什么
1、因检验、鉴定的需要暂扣车、牌证和驾驶证的期限为20日;
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或特大事故20日内作出;
3、当事人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
交通事故过24小时后还能报警吗
一、交通事故过24小时后还能报警吗
1、交通事故过24小时后还能报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报警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即使交通事故超过了24小时,交警部门也是会受理的。不过为了避免案件的调查和判责,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车主还应尽快报警,这样可以避免现场的证据丢失,以免影响到交警对案件的调查和分析。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二、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哪些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车祸后,超过24小时打保险公司报警可以吗?
可以的。 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扩展资料
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事故发生后一般交警部门会在30日内制作《事故责任认定书》,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