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和轻微伤的区别(轻伤和轻微伤的区别哪个严重)
轻伤和轻微伤鉴定区别
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的损伤。
1、轻伤和轻微伤的区别如下:
(1)、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2)、轻微伤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鉴定为轻伤的程序有哪些
1、委托单位在办理各类案件中涉及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统一由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作出。伤情鉴定按照属地管辖、逐级鉴定的原则进行,第一次鉴定为初次鉴定。若当事人或办案人员对于初次鉴定结论提出异议的,需要补充鉴定的,由原法医鉴定机构进行补充鉴定,需要重新鉴定,由办案单位委托上一级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
2、检验鉴定业务流程,了解案情活体检查、拍照查阅病历鉴定制作和发放鉴定书。
3、除上门服务外,被鉴定人本人必须到场接受检查,初次法医学检验时办案民警必须陪同。
4、初次检验时必须带初次门诊病历、住院病史包括现病史、体格检查、手术记录、出院小结、各种检验报告、影像学检验报告等复印件用A4纸复印以上病历资料,并加盖医院复印病历专用章、影像学资料及其他医学资料。
5、对具备即时鉴定条件的,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鉴定工作;对案件疑难复杂的,需要会诊的,鉴定机构应在会诊后及时完成。
6、鉴定文书。鉴定书由办案单位的经办人领取,同时办理鉴定资料移交手续。鉴定结论由办案单位依法告知相关当事人。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专题 轻伤与轻微伤的区别
一、轻伤和轻微伤的区别:
1、轻伤和轻微伤同源于人身权受到伤害,虽只有一字之别,但二者因伤害的程度不同,变成了后果及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轻伤对受害者伤害的程度及造成的后果比轻微伤重。轻伤主要受《刑法》及《刑事诉讼法》调整,而轻微伤主要受《民法》及《民事诉讼法》调整。
2、因为调整二者的法律不同,所以轻微伤只涉及民事损害赔偿,而轻伤的解决范围较复杂,允许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同时要求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3、轻伤必须经法医部门鉴定后才能认定,轻微伤不一定要经法医部门鉴定,凭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即可认定。有时法医鉴定上写轻微伤偏重或轻伤偏重。其实轻微伤偏重实质上还是轻微伤,轻伤偏重实质还是轻伤。二者虽然多了偏重两字,但性质上根本上没有改变,轻伤偏重在量刑时可适当考虑。
二、解决轻伤及轻微伤的程序、规则:
1 、轻微伤属民事侵权的一种,在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民庭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及精神损失费等费用。轻微伤发生后,当事人也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该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过错方治安管理处罚。
2、轻伤害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出控告。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当事人应当申请公安机关出具委托鉴定手续,到法医门诊部鉴定。依据六部委《关于刑诉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对于故意伤害(轻伤)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对公安机关立案、侦察、取证的案件应当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被害人有两条渠道:1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2 被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并由法院向公安机关调取案卷。对检察机关支持公诉的轻伤害案件,由受害者本人提起附带民事赔偿之诉,赔偿的诉讼请求项目和轻微伤相同。
3、对国家支持公诉的轻伤害案件,依据《刑法》第234条之规定对被告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对于附带民事部分和轻微伤一样可以适用调解,如调解不成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4、对于没有向公安机关控告的轻伤害案件,受害者需及时向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取得书面证据,必要时证人应出庭作证。受害人要保存好伤害后的物证(含照片、诊断证明、出住院单据、车旅费票证等)以备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自诉时之用。并申请有关司法部门委托鉴定机构对伤害情况进行鉴定,即取得轻伤害《法医鉴定》。
三、对于伤害案件诉讼前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取证难,有的伤害案件发生后几乎找不出证人或者证人不愿作证,这样一旦诉讼很难取胜,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直接证据不能取得。一定要尽量搜集辅助证据和尽可能向公安机关控告,由公安机关调取证据;
2、有的伤害案件可能直接涉及黑恶势力。他们往往有着保护伞的保护。同时他们又对受害者采取打击报复、恐吓等手段。这种情况下,受害者一定要敢于站出来,直言面对这些人的丑恶嘴脸,要相信法律,及时向有关政法部门反映情况,检举揭发他们。黑恶势力正是我国当前打击的重点,由于受害者的揭发、检举和控告极有可能使其尽快落入。
3、伤害案件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要尽量解纷息讼,化解矛盾。有的伤害案件双方本来无任何隔阂,有很多还是邻里关系,只是由于当事人的一时冲动所致,等清醒过来都后悔莫及。这种情况双方要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很多伤害案件的案例,就因双方矛盾化解不了,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惨剧。
4、在实践中伤害案件发生后,如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法院一般按混合过错处理,很少将后动手的一方认定为正当防卫。对于轻微伤,一方提出起诉后,另一方可直接提起反诉。对于轻伤害案件,须双方同为轻伤才可提起反诉,反诉的对象为本诉的自诉人.。当事人自诉的轻伤害案件,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而公诉机关提起公诉的轻伤害案件就不允许当事人撤诉。
5、分清轻伤和重伤。二者区别在于伤害的程度和后果不同,如经法医鉴定为重伤,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重伤害案件只有检察机关支持公诉一种法律程序,但同样需受害者本人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6、对于轻微伤和轻伤害案件当事人可聘请律师向证人调查取证、参与调解、出庭辩护、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可以询问律师
轻伤和轻微伤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轻伤和轻微伤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有两点: 1、轻微伤愈合后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外观容貌,而轻伤愈后人体会留下一定的外观损害及功能障碍。 2、轻微伤一般只属于治安案件,而轻伤触犯了《刑法》第234条,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轻伤和轻微伤的区别
轻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轻致人伤和致人轻微伤的区别是:1、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致人轻侍丛燃微伤,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而致人轻伤,触犯刑法。2、处理流程不同。致人轻微伤,经过双方同意,公安局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要求行政拘留,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致人轻伤的,首先向公安局进行报案;然后公安局根据案情进行侦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逮捕、或者取保候审;接着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公诉;最后法院进行审理、判决。3、能否进行调解或者和解。致人轻微伤,公安局进行调解处理的情形如老虚下:(1)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之间发生纠纷,双方都有过错的。(2)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进行殴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3)行为人的侵害行为是由被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致人轻伤,当事人双方对民事赔偿部分达成一致的,可以向司法机关要求从轻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郑昌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伤势轻微与轻伤的区别
追究责任的不同。轻微伤追究的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轻伤追究的是刑事责任,可不可以私了的不同。轻微伤可以双方协议同意私了,轻伤则不可以直接私了。处罚方式不同。轻微伤罚款,从轻处置,而轻伤情节不会很严重的,几天拘留,情节有必要对其处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打架斗殴造成损伤,轻者则轻伤,重者则重伤。因为打架斗殴把对方打成轻伤或重伤的,那就要承担对其伤害程度的责任。而轻伤中还有轻微伤之分,虽然这两种伤在字面上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是这两种伤的责任却完全不一样。以下就是轻伤和轻微伤的分别和承担的责任以及造成后的法律问题。轻微伤:打架斗殴导致他人轻微伤的,对他人的器官功能造成轻微障碍的,稍微有点违法的,他人不服请求民事诉讼的,那么承担的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指对他人损失上的赔偿,伤势的医疗费用,精神损失赔偿费等。而行政责任是指对当事人违法人员进行相对应的拘留,对该事的严重性损失的一个罚款。轻伤:是指有视觉或听力或其他器官造成较轻的损伤,可以通过医疗方式痊愈的,没有对生命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不会说对其失去劳动能力,就是对他人的身体健康弄成轻伤的,构成轻伤的这种情况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的请求人是无法直接上诉的,要通过相关机关递交相关事件书进行审核通过才可以对此事件展开诉讼。当然,一旦构成刑事责任的,想要通过私了来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轻伤和轻微伤中的不同在哪里
1.追究责任的不同。轻微伤追究的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轻伤追究的是刑事责任。
2.可不可以私了的不同。轻微伤可以双方协议同意私了,轻伤则不可以直接私了,一定要通过合法的程序进行。
3.处罚方式不同。轻微伤罚款,从轻处置,而轻伤情节不会很严重的,几天拘留,情节有必要对其处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人体轻伤鉴定条例》
第三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轻伤和轻微伤是怎么划分的?
轻伤和轻微伤的划分标准: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轻微伤是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害或轻度短暂功能障碍的损伤。一般轻微伤愈合后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容貌体态无影响或影响轻微。我国现行法律对何为轻微伤无明文规定,也无全国统一的轻微伤法医学鉴定标准,仅有地区性、行业性的鉴定标准。
轻微伤属民事侵权的一种,在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民庭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及精神损失费等费用。轻微伤发生后,当事人也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该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过错方治安管理处罚。
轻伤害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出控告。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当事人应当申请公安机关出具委托鉴定手续,到法医门诊部鉴定。对于故意伤害(轻伤)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对公安机关立案、侦察、取证的案件应当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